!"卷第月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29?;96@9.#)**+  
)**+  
+
,%-./0&%12345-0/(%.60&7/389.:3;<!2%430&2439/49:=>3;3%/"  
论外语教学研究回归  
杨 晓 蓉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成都"A**#+"  
%
方法论的实质  
&
!
!
!
!
"
!
!
摘要  
学目的  
技能构成的外语教学活动有条理的程序权重规划  
活动不可能产生  
其实质是回归语法途径  
关键词外语教学研究  
区别于非规则型的以语言活动为学习手段的外语学习途径外语教学途径基于规则并以语言活动为教  
外语教学法是以某种语言学理论对于语言本质的认识为基础在特定的语法框架内对语言项目和语言  
" "  
以运用规则为框架组织语言  
回归外语教学法  
!
!
交际语言教学抛弃语法知识框架  
"
"
(
交际法)!外语教学研究在交际语言教学的外语教学法缺席之后回归方法论  
&
"
!
!
#
外语教学法  
#
方法论  
#
语法途径基于语法规则  
#
中图分类号!O!A+!文献标志码!E!文章编号!A***F#!A#$)**+%*#F*A!AF*#  
#
!
!
有着A**多年历史的现代外语教学研究一直就 甚么态度  
外语教学研究普遍把O 69:当作交际途  
<
把他的论交际能力当作交际  
# , -  
是针对  
(
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对方法论早已熟视 径原理的开山鼻祖  
无睹&A++*年代初#国外外语教学研究出现了一个 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A+"" #O 69:在学术会  
<
有趣的现象不少学者在他们的学术活动中对外语 议上第一次提出交际能力原理 我们查到的这篇文  
&
教学研究方法论  
的性质和范畴进行了反思和评 章是会后修订稿  
)
#
(
)
#
(
)
#
附有O<69:关于这篇文章来龙去  
应该是权威的  
# &  
在此之前#N5%6:W  
<
*
G+G)  
#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0.:9/Fa.9960/!A++*"# 脉的说明  
R.0@5-!A++*"#L3>>%U:%/!A++*"#Y.%U/!A++A"# 把语言科学的研究途径分为  
(
外在语言途径与内  
他以人脑内在语言知识的构成  
提出语言学理论主要涉及完全  
这涉及到 同质的言语社会群体中的理想的言者  
)
(
*
AI"+  
*B+)CI!"  
a.9960/!A++A"#E&&.3M5;!A++)" 等等  
什么会在这时关注方法论的性质和范畴  
&
学界为 在语言  
)
途径  
$
(
)
2
又为什 和习得为研究对象  
#
(
么会对外语教学法  
(
)
研究重新产生兴趣  
2
I
听者)#提出  
能力  
要成为一门严肃的学科)#就必须以( )  
的排斥于语言学研  
A+B*年代国内外语教学研究步国外外语教学研究 语言学  
(
之后尘  
随后  
普通中学英语的整个外语教学界逐渐抛弃语法途 和语言科学研究观提出批评  
而采用交际途径 本文不打算讨论关于方法论 出发提出了社会群体中非理想的  
的性质和范畴的不同意见 听者的语言问题提出能力  
)
语教学研究和实践为背景  
运用)#并详细讨论了语言知识运用过程中体现  
方法论的实质以期揭示回归 对外语教 能力的四个方面即语言运用的  
学研究的意义 以及  
更好地理解语言是如何结构的  
#
宣传高分低能神话质疑传统外语教学 为研究对象 能力  
我国从高校英语专业到高校非英语专业再到 究范围之外 &O 69:针对N5%6:W 的语言观  
< <  
#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  
处于不利处境的  
依赖于知识  
(
)
#
$
#
必须将无关  
(
)
*
++!IC  
#
#
&
'
#
而是以近)*年来国内外 言者  
I
#
(
)
(
#
讨论外语教学研究回归 和  
(
(
)
#
(
方法论  
)
#
(可能性)'(可行  
G+"!I"G  
) #  
认为至关重  
而是  
*
&
)'(得体性  
)
(
可接受性  
无论对交际途径原理和交际语言教学!N[S"持 要的甚至不是  
(
#
收稿日期!)**+F*"F)*  
杨晓蓉!A+"G%"#  
作者简介  
!
#
四川阆中人  
#
副教授  
#
主要研究英语文学与应用语言学  
&
A!A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A*+)GA  
&O 69: 教学法轮番登场  
"
*
更好地理解语言是如何运用的  
知识是外在语言知识是以运用  
知识是语言运用过程中的知识而他的  
)
#
却不能产生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外  
<
(
)
#
(
)
为首要考量的 语教学法  
#并不奇怪&O 69:提出交际能力原理以  
<
#
#
(
能力术语 后直到N0/0&92U03/提出了一个交际途径模  
)
#
的内容实际上是N5%6:W 所谓的  
(
行为)&虽然 式  
#
才使交际能力原理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具有了实  
<
N5%6:W<关注的是  
语境中的  
(
内在语言)#是脱离语境的理想 际意义&N0/0&9  
2U03/认为交际能力至少包括  
(
能力)#  
O 69:关注的是  
(
外在语言)#是具体 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
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  
A)++)  
产生了外语教学交际  
'
<
*
(
行为)#但是  
#
他们之间也有共同之处  
&
'
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  
#
N5%6:W<  
O<69:都对语言的本质有自己的 途径&O<69:的交际能力原理和N0/0&9  
2U03/  
都以 的交际途径模式都包含语言知识即语法在  
O 69:  
<
见解  
儿童的第一语言知识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本 那里是  
都没有企图以各自对语言本质的见解去指导语  
言教学 关于语言学理论研究与外语教学研究之间 没有成为外语教学活动的必要内容无论弱式N[S  
*A*+)G+#)B"IBG  
的联系 在语言学和心理学 或强式N[S都不包括语言知识教学 弱  
&
方面取得的 对于语言教学是否能产生N[S与强式N[S的共同之处在于把语言运用置  
#
都对语言科学研究的途径有自己的坚持  
#
#
(
形式可能性)#而在N0/0&9#2U03/那里是  
#
(
语法能力)&但是  
# #  
在交际语言教学实践中语法并  
&
$
#
他们都有明确的态度  
&
(
领悟和理解  
)
指导意义的问题上#N5%6:W  
(
相当怀疑  
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从理论原则的角度为 利  
尝试处理语言教学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是非常值得 际语言教学活动从根本上区别于其它语言教学途径  
很难相信语言学或心理学已经取得的理 和语言教学方法如传统的!R:途径任务途径的交  
论认识使其能够支持语言教学的某种 流活动 如果按照O 69:的交际能力原理和N0F  
<
原文斜体强调"& /0&9#2U03/的交际途径模式设计(交际大纲)#就会  
)
的态 于语言知识之上  
#
片面地强调语言的意义  
'
运用和流  
<
#
认为  
(
#
错误地忽视语言的形式  
'
用法和准确  
&
这就使交  
)#但是  
(
'
*
&
*
AA+C!IC+  
+!2";5&,), ")  
!
(F  
O<69:  
,
论交际能力  
-
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
产生两个问题  
功能大纲  
题知之甚少而不能在实践方面对该课题提出甚么意 不可能是单纯  
存在一套实践研究可以求助的并 法内容  
.
'
这样的大纲必然包括传统语法  
意念大纲必然成为综合性大纲而  
的交际大纲 这样的大纲加进语  
!
"
(
这篇论文是理论的)#(理论的相关含意就是对该课 大纲  
'
'
#
#
(
)
$ '  
)$他认为并不  
(
#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模式的弱式N[S或强式  
G+#!  
他们的明确态度也 N[S区别于其它语言教学途径  
*
必须应用的语言学理论  
)
&
4
方法的特色不复存  
被一些应用语言学家所接受  
&
如应用语言学理论权 在了  
&
这就是为什么交际途径没有产生单纯的交  
(
)
威之一的L3>>%U:%/  
#(理论学科为建立途径的 际大纲的原因&!综合性大纲并不是传统语言教学  
原则提供参考  
折衷大纲)&由于篇幅有限  
!
原文斜体强调"&N5%6:W &"  
<
#
由于同样的原因  
#
但是它们不能决定技巧 的  
(
#
不在这里展开讨  
*
!+A*  
!
2";5&-#"+")  
L
(
刺激贫乏论推翻了行为主义途径的外因决定论  
从而在根本上颠覆了听说法的结构主义行为主义 操作性的  
(交际法)&国内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经常  
*A!+  
( ) &  
理论基础但是他的研究兴趣限于脱离语境的理想 提到的交际法其实并不存在 在应用语言学  
居于最高层次是关于语言本质和  
)
#
交际途径也没有产生具有可  
(
)
#
(
内在能力)#而外语教学法必然涉及  
(
外在语言)& 术语中#(途径  
)
#
(
*
AC+A"I)+  
O<69:以语言运用的  
(
可能性)'(可行性)'(得体 语言学习本质的理论  
)
&(途径)'(方法  
)
)
以及  
但是他的旨趣在于具体语境中的  
运用的规则 虽然交际能力原理涉及的也是  
用法  
运用  
也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考虑的  
&
(
可接受性  
)
扩展了人类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语言行为即语言 法  
外在 本的理论原则  
#
(
技巧  
)
之间的关系是  
(
上下等级排列)#(技巧执行方  
(
)
#
而方法符合途径)$居于最高层次的  
(
途径  
甚么是  
)
是根  
*
A#+  
&
(
#
(
公理性的  
)
&
那么  
教学法)#(是有  
#
(
语言)#但是外语教学法涉及的是  
(
)
规则即语法 语教学法)2 外语教学研究所谓的  
其中的 序地介绍语言材料的全面方案)#(全部方案都以确  
定的途径为基础)#(其中没有哪一部分与确定的途  
(
规则  
形式可能性  
所以  
的外语教学法受到质疑或被抛弃  
#
而交际能力原理涉及的是  
(
)
规则  
#
(
)
*
A#+  
#
N5%6:W  
<
O 69:革命的冲击  
形形色色的外语  
#
传统 径相矛盾  
)
&
理解或阐释外语教学法的关键是  
<
#
(
语言材料的有序)#在方案中体现关于语言  
!
语法  
"
A!)  
杨晓蓉  
!
论外语教学研究回归  
(
方法论的实质  
)
知识的程序和权重 的发生 在对交际语言教学  
外语教学法的核心是以某种语言学理论对于语 实践的技术性指导方面出现了各种具体的建议  
&
言本质的认识为基础在特定的语法框架内有条理 以语言能力为阶  
有次序地 外 语言教学活动从低向高逐级上  
语教学法必须遵循特定的语言教学途径对语言项 升同时交际能力螺旋环绕语言能力阶梯交际教学  
包括语音词法句法词汇等和语言技能  
译等在整个外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 能力的中心地位  
先后次序和课时比重作出有条理的  
学法所谓的 途径  
大纲的设计和教材的编纂等过程  
学途径的理论和原则又通过大纲的执行和教材的 言运用  
实施等过程下达某种语言教学途径的理论和原则 甚至在语言教学的某一阶段  
人们常常混淆应用语言学所谓的教学法和一般实 中教授  
践活动采用的  
教学法和一般外语教学实践采用的  
用语言学外语教学研究的教学法的重点  
教学活动的  
知识的有条理的安排  
语教学实践的  
#
也就是基于语法规则的有序安 象  
#
也就不会有  
(
交际  
)
&
&
#
#
'
Y.-613;提出了一个可操作模式  
#
(
规划)!而不是  
(
实施)"外语教学活动  
&
#
位于模式中心  
#
#
#
#
*
AB+  
!
'
'
'
"
!包括 活动沿螺旋逐渐升级 &Y.-613;模式表明了语言  
!
处于模式中心"#同时还表明同一  
安排)&外语教 语言水平不同课程分别作为  
'
'
'
'
"
(
(
知识阶梯和能力螺  
)
(
(
方法)#介于  
(
)
(
技巧之间通过 旋  
上承某种语言教 性&K%..%U不仅直接提出分别教学语言用法和语  
而且提出先学习语言用法然后学习语言运  
# #  
完全忽视交际而集  
以上应用语言学权威注意  
能力所依  
语法  
)
#
)
各自侧重语言用法教学或语言运用教学的可能  
#
#
#
&
#
(
*
AG+"#I""  
(
)
/
形式0)  
&
(
方法)#甚至混淆外语教学研究所谓 到了应该在语言教学中区别O 69:  
(
)
<
(
)
(
方法)&应 赖的  
(
知识  
在于对 学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  
&
然而  
)
(
运用)#实际上肯定了知识  
!
"
'
(
)
#
(
规划)#是对关于语言项目和语言技能  
#
为了保持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模式的特色  
而一般实践活动包括外 坚持交际语言教学的外语教学研究不可能接受这些  
交际语言教学没有重视知识 运用在各  
技 个教学环节上的相互联系和独特作用反而把原本  
处于整个教学过程或各个教学环节末端的运用  
在语言教学中的程序 于知识之先 虽然知识 运用是能力培养不  
实质上就是在特定的语法框架内对语言知 可或缺的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但是学校课程教育  
权重权轻作出有序的教学安排 而 事实上以教授知识为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培养能  
力的各种实践活动所谓运用在整个学校课程教育  
的安排 中所占比例并不大 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平时的  
实际上是为了知识的巩固而各阶段  
以语法知识为框架的 的各课程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则主要是通  
是不可能被不在意甚至排斥语法知识的 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衡量学习成绩检验教  
交际语言教学所接受的 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缺席外 学质量 国内外学校教育中各学科领域的能力培养  
语教学法外语教学研究没有产生具有可操作性的 大都是这样首先掌握知识然后在实践中运用知  
交际法的根本原因所在 虽然外语教学研究不可 识在实际运用中巩固知识获得能力并增长知识  
能产生 运用 能力的过程各个  
交际法)#但是不少应用语言学权威从一开 获得能力都要经过知识  
始就强调语法教学在交际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科都是这样这是一般规律 个别例外的不首先  
也必须先通过其它途  
#
(
)
$
(
方法)#其实不是  
(
规划)#而是实施执 意见  
&
(
)
(
)
行全面方案的操作  
(
方式)#也就是N5%6:W  
(
#
<
)'L3>>%U:%/  
(
技巧  
)
E/;5%/  
(
技巧)&  
(
)
<
有条理的规划语言  
(
知识  
)
(
)
&
(
)
(
)
和权重  
识的孰先孰后  
#
#
#
'
&
#
#
执着于语言运用和语言运用规则的交际语言教学  
如果有甚么全面安排也不可能是对知识  
或以语法为框架的安排只可能是对运用  
或以功能意念为框架的安排  
全面方案  
#
!
"
#
(
)
&
#
(
#
(
)
的安排 用)!各种作业  
"
#
&
(
)
'
&
&
'
.
#
(
)
&
#
'
&
(
I
I
#
!
"
&
#
&
#
L3>>%U:%/指出#(语言运用的知识不可避免的必 通过接受学校教育获得知识  
#
*
A"+AB  
须包括语言用法的知识  
)
#
要想获得交际能力  
#
径获得知识!W/%UF5%U"#  
L3>>%U:%/指出的运  
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是完全不可能的 &!值得 用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力量是通过运用知识  
知识)#就无所谓运用)#也无从获  
能力)&因此#(高分低能  
(
*
A"+"G  
注意的是#L3>>%U:%/把外语教学活动中的  
(
语言 而体现的  
$
没有  
(
(
运用  
)
归类为  
(
知识)#主要指语言技能&"K%..%U指 得  
(
)
神话要求外语学生获  
#(交际涉及到用适当的方式来运用适当的形式)# 得知识  
!
高分的同时立刻获得实际能力  
"
#
毫无道理  
&
*
AG+"#  
(
获得语言形式是语言学习的一个中心部分  
(
这就是说 运用  
)
&
(
高分低能神话能够在国内外外语教学实践流行一  
的对 时是因为当时外语教学研究错误地把O 69:的交  
<
)
#
没有  
(
语言形式)#就没有被  
)
#
A!!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际能力原理  
学具体的指导和规定  
取消或忽视作为运用基础的语言知识 实际运用中的某些问题主要是语用  
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高分低能神话大肆渲染事实上与语言  
基础是否存在或是否坚实而一味追求运用 也不是外语教学语法途径的过错不过是  
人类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违背了学校课程教育的 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冲撞和适应问题  
一般规律也违背了外语教学实践的一般规律 这些问题一经点破也就不复存在了不值得大费  
外语教学研究以语言学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为理 周章  
论基础根据语言学对甚么是语言的认识来决定 外语教学历史上出现的各种途径和方法除了  
外语教学途径决定外语课堂的全面方案即教授 交际途径和交际语言教学本质上都属于语法途径  
甚么语言材料和怎么组织语言活动 关于甚么是 即通过学习语言知识语法来掌握语言其区别在  
语言的所有描述中语法独具高度概括性和规律 于学习语法的  
并且因为它独有的概括性和规律性而具有生成 规划安排的差异  
可以依照 径和方法包括交际途径和交际语言教学  
并区别于非规则型的各种语言学  
规则型的教学活动就是教学目的  
#
把他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交际语言教学在教学活动中 的学生并没有  
不承认语法 用语言知识  
#
当作对语言教 运用能力  
&
国内A++*年代以前通过语法途径培养  
&
(
低能)#并没有在实践活动中不会运  
#
&
!
(
#
不考虑语言知识 错误)"#  
(
)
#
#
#
违背了 本质无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途径)!并体现于对语言教学活动的  
&
外语教学历史上出现的各种途  
在本质上  
#
(
"
作用)#即掌握了一条概括性的规则之后  
#
#
#
规则产生无数语言  
语法是迄今为止唯一能产生生成作用的描述语言的 习途径和方法  
语言体系 通过语法教授语言 非规则的学习活动只是学习手段  
比通过非生成语言体系更经济更有效  
就是运用  
(全面方案)#交际语言教学背离以  
#
!
包括词汇  
'
短语和句子"&因为 都属于规则型的#  
.
#
&
外语  
所谓 教学法必须具体体现于以语法知识为框架的语言材  
所学到 料和教学活动的  
传统 语法知识为框架的外语教学法途径  
的教学活动就 生  
*
)A+AB#IABG#A+!  
#
所以#Y.-613;指出  
#
*
A++"*  
&
(
产生生成作用)#就是生成语言  
#
(
)
(
知识)!语法规则"#就是获得  
(
能力)&所以  
#
自然不可能产  
交际语言教学  
使语言运用和  
只是 语言运用规则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  
没有像交际语言教学那样把语言运用置于知识掌握 的目的语言知识语法居然在语言教学中失去了  
传统途径的语言课堂并非 自己的位置造成了语言结构知识被认为不相关或  
没有活动 Y.-6F 不必要  
)
的危险 #(结果语言教学研究迷失了应  
3;对比典型的传统教学法听说法与交际语言教学 用语言学的逻辑基础使语言教学实践丧失了其应  
#
发现两者各有))点鲜明的一一对应的特征其中典 用语言学价值 外语教学研究在交际语言教学  
即语言运 的外语教学法缺席之后回归  
所以#(交际行为没有任何理由不能在传 从运用回归知识  
就是从功能意念途径为框架回归  
外语教 以语法知识为框架就是回归被交际语言教学抛弃  
传统语言教学 的外语教学法途径就是回归有条理的有次序的规  
外语教学基于语言知识的  
是培养能力并不会导致  
实上并不是完全没有语言知识  
(
生成作用  
)
(
交际法)#必然缺席外语教学法&  
#
(
低能)&传统外语教学事 本末倒置  
#
(
运用  
)
置于  
(
知识  
)
之先  
#
!
语法  
"
的运用  
#
#
!
"
之前&L3>>%U:%/指出  
#
#
(
*
!+A#G  
*))+!A  
(
)
即语言运用 &a3/%44530.%  
1
#
*
)!+  
#
) &  
型传统教学  
(
听说法  
)
就有  
(
交际活动  
)
(方法论)#其实质就是  
*
)*++AI+!  
&
#
*
A*+)BG  
统语言大纲的基础上促进  
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证明  
途径通过语法生成作用  
)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 划外语教学的途径%%%这就是语法途径&  
)
&
事实上  
#
#
#
#
(
参考文献  
!
*
A+[0.:9/Fa.9960/#\'X/;59/99>1%.0;59%. %1&0/-09;90453/*N+44,'='E&0;3:#9>'H",1"2,6&M&-N"1+-2 *,#&/  
< M M M  
( F  
=
%:)",&'%&(#%("%&/'-&(#-+2-;+A++*AL0:53/M;%/#\N.D9%.M9;%U/7/389.:3;<R.9::#A++*'??')"AF)G*'  
*
)+R.0@5-#('2'S59.93:/%@9:;69;5%>%L52 *,+'=JCO'3#%12"1) #A++*#)C!)".A"AFAG"'  
<
F
*
!+L3>>%U:%/#O'D'.+";2+, '%&#%"="%;5-& *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A+++'  
( (  
F
9
7
(
*
C+Y.%U/#\'O'S=2X[0;;U9/;F1389.L50;0.9;593::-9:2 *,+'=JCO'3#%12"1) #A++A#)#!)".)#CF)"*'  
<
*
#+a.9960/#\'K3:;0W9/4%/:;.-4;:.e9F9`063/3/ ;59/0;-.90/>0::-6;3%/:%1&0/-09;90459.9>-40;3%/*N+444,'='  
M ? M M  
E&0;3:#9>'H",1("2,6&M&-N"1+-2F*,#&/=%:)",&'%&(#%("%&/'-&(#-+2-;+A++*AL0:53/M;%/#\N.D9%.M9;%U/7/3F  
8
9.:3;<R.9::#A++*'?')#F!+'  
A!C  
杨晓蓉  
!
论外语教学研究回归  
(
方法论的实质  
)
*
"+E&&.35;#e'['=`&%.0;%. ;90453/.Y.3/3/ .9:90.450/> 9>0% ;%9;59.3/;59&0/-094&0::.%%6*,+'*"N#"/"  
? < M M M ? MM< M M M  
M
8
5,&"2-L#".9))-L#""#A++)#!A*!4A*C".A*AFAAG'  
*
G+O96:#\9&&'X/N%66-/340;389N%69;/949*N+44E&9::0/>.%\-.0/;3!9>"''-&#-+2-;.&251,,), ..*"%/"1A=/F  
< ? M  
9 (F  
(
&
0/>0/>L0&9:.Y&04WU9&&R-@&3:53/M#)**A'?'#!FG!'  
*
B+N5%6:W#('P&,6)"/", '%&#%".I2+!%2#1"#O1--&%&/M+"*K+'(9U]%.W.R.099.#A+B"'  
< M  
7 ( ( (  
(
*
++N5%6:W#('.+";2+, 25"=5",1 , C&2%Q*K+'Y%:;%/.KQSR.9::#A+"#'  
<
9 7 F 7 F  
*
A*+O%U0;;#E'R'e'.R-+2,1 , J&)-+5'%&#%"="%;5-& *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A+++'  
F 7 ( (  
(
(
(
*
AA+N5%6:W#('[3/-3:;34;59%. *N+44!,125KJ%+2<,&"1"&;",&25"="%;5-& , 4,1"-&'%&#%"+AL%.W3/ N%663;F  
<
M
<
7
( 7 ( (  
M
;
99e9?%.;:#A+""'  
*
A)+N0//0&9#K'0/>2U03/#K'S59%.9;340&Y0:9:%1N%66-/340;389E .%0459:;%294%/>[0/-09[90./3/ 0/>S9:;3/  
M M M M  
??  
*
,+'. )-"/'-&#-+2-;+#A+B*#A!A".AFCG'  
(
99  
*
A!+张思武  
'
论任务型语言学习的理论基础%%%,英语课程标准  
-
任务型语言学习研究四题之一*,+'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科  
"#)**G#!"".+BFA*G'  
*
AC+e3450.>:#,'N'0/>e%>9.:#S'. 1,%;5"+%&/S"25,/+-&'%&#%"="%;5-& *K+'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M
99 ( (  
(
)***'  
*
A#+E/;5%/#='K'E .%045#69;5%>0/>;945/3-9*,+'J&)-+5'%&#%"="%;5-& #A+"!#!AG"."!F"G'  
< ?? T  
( ( (  
(
*
A"+L3>>%U:%/#O'D''="%;5-& '%&#%"%+<,$$#&-;%2-,&*K+'[%/>%/.X`1%.>7/389.:3; R.9::#A+GB'  
( ( (  
<
*
AG+K%..%U#f'R.3/43&9%1N%66-/340;389K9;5%>%&% *N+44<,$$#&-;%2-,&-&25"<)%++1,,$A=>'f',%5/:%/0/>f'  
? M<  
K%..%U'[%/>%/.[%/M60/#A+BA'  
AB+Y.-613;#N','e9839U%1L3&W3/:0:(%;3%/0&2&&0@-:9:*,+'J='B,#1&%)#A+GB#!A"'  
*
<
*
A++Y.-613;#N','S90453/;59/9/9.0&:;->9/;:0*N+44<,$$#&-;%2-,&-&25"<)%++1,,$A=>'f',%5/:%/0/>f'K%..%U'  
M M  
[
%/>%/.[%/M60/#A+BA'  
*
)*+a3/%44530.%#K'0/>N'Y.-613;'=5"4#&;2-,&%)K!,2-,&%). 1,%;5.41,$=5",12,81%;2-;"*K+'(9U]%.W.X`1%.>  
F
99  
7
/389.:3;<R.9::#A+B!'  
*
)A+,%5/:%/#f93;5'I&21,/#;2-,&2,4,1"-&'%&#%"'"%1&-& %&/="%;5-& *K+'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 (  
(
(
(
*
))+25%.;0&&#S9..'L50;&90./9.:W/%U0/>U50;;59 /99>;%&90./*N+44<5%))"&"%&/<5%&"-&'%&#%"="%;5-& A  
<
<
(
( (  
=
>','L3&&3:0/>\089L3&&3:'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张思武论心理语言学的第二语言习得心理机理假设的意义*,+'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A)AFA)G'  
E./4$>''$.A$+0J>7EMH$'$%&A4H$/8&./+=$/4+9+*+6;  
]
E(Dg30%F.%/M  
!
a%.93/[0/-09Q/:;3;-;9#N59/>-7/389.:3;%1S945/%&% #N59/>-#2345-0/#"A**#+#N53/0"  
M M M M < M< M  
?
@'/&%A/.E:%??%:9>;%1%.93M/&0/M-0M9&90./3/M0??.%0459:%1/%/F.-&9@0:9>&0/M-0M904F  
383;39:%1&90./3/M690/:#1%.93M/&0/M-0M9;90453/M0??.%0459:0.9.-&9F@0:9>&0/M-0M904;383;39:  
1;90453/M9/>:'S=2X[;90453/M69;5%>:0.9%.>9.&<?.%49>-.0&U93M5;9>?&0//3/M:%1&0/F  
M-0M9;90453/M04;383;39:%1&3/M-3:;343;96:0/>&3/M-3:;34:W3&&:3/:?943134M.0660;340&1.069F  
U%.W:@0:9>%/49.;03/-/>9.:;0/>3/M%1&0/M-0M99::9/49%149.;03/&3/M-3:;34;59%.39:'N[S>3:F  
0.>:M.0660;340&1.069U%.W@-;%.M0/3V9:&0/M-0M904;383;39:3/01.069U%.W%1.-&9:%1-:9#  
U534540//%;&90>;%0(4%66-/340;38969;5%>)'S599::9/49%1S=2X[.9:90.45.9;-./;%69;5F  
>%&%M<#;%S=2X[;90453/M69;5%>:#01;9.;59N[S0@:9/493/S=2X[;90453/M69;5%>:#3:0  
9;-./;%M.0660;340&0??.%0459:'  
B$;2+&9'.S=2X[.9:90.45$S=2X[;90453/M69;5%>$69;5%>%&%M<$M.0660;340&0?F  
.%045 M.0660;340&F.-&9F@0:9>  
;
%
4
%
.
$
?
"
责任编辑  
#
张思武  
$
A!#